"灵璧一石天下奇,声如青铜色如玉。"灵璧石以瘦、皱、漏、透,声、色、奇、秀等特点于世,位居中国"四大名石"之首。一块石头售价几十万元、百万元已不鲜见,在美、德、法等国家博物馆均有供藏。灵通天籁、隽永石坛的灵璧石以其璀璨之光,辉映华夏辐射环宇,为中华及世界石文化谱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。
(一)
灵璧磬石早在殷商时期就被古人用来制作乐器"磬",《尚书·禹贡》中即有"泗滨浮磬"记载。"磬"在古代属天子登基大典或郊庙祭祀专享专用,任何皇亲贵族均不得私造私藏。灵璧石磬山(磬云山)之阳,片石层迭,几千年来为开采制磬的石头宝矿。这种片状制磬毛石,被古人称为"磬石"。山之阴,块石夭矫,千姿万态,是灵璧石的丛集之所,这里的"圣土汪",乃北宋徽宗挖掘灵璧石的老坑。古人对石磬山之阴所产那些奇形怪状特具观赏价值的孤块石称"灵璧石"。"磬石"和"灵璧石"在赏石史上是两个含义不同的专有名词。 "灵璧石",因与"泗滨浮磬"同山同质同生,故备受追寻古风之儒家文人所钟爱,被赋予修身养性的灵物。我国****部观赏石专著、宋人著的《云林石谱》,把灵璧石排列在全国116种观赏石的****位。
纵观历史,古人留下了诸多赞美灵璧石的诗文佳话。宋饶节《向居卿新藏灵璧石歌》云:"灵璧之石妙天下,奇姿异质穷变化。"方岩《磬石歌》云:"灵璧一石天下奇,宝落世间何巍巍;声若青铜色碧玉,秀润四时岚岗翠。"范成大在《小娥媚》序中说:"近得灵璧古石,绝似大峨正峰,名之曰小峨眉。东坡尝以名庐山,恐不若此石之逼真也"。苏轼《灵璧张氏园亭记》多处提及灵璧石,其喜爱可见一斑。米芾更是收藏多块灵璧石,并以此总结出"相石四法"理论。宋以后各代宫廷更是广收灵璧石。清乾隆皇帝****之,亲赐"天下****石"之誉。现在蒲松龄故居藏有三块奇石,一块名为"海岳石"的灵璧石,系其好友毕际友罢官归田途中买得,两人都非常喜欢,时常在一起赏玩,为此蒲翁还疾笔赋诗一首:"大人何浩伟,赎尔抱花冠。刺史归田日,余钱卖旧山"。他在《石谱》中记有:"灵璧石扣之声清,刀刮不动,能收香斋中有之香烟终日不散。色黑如漆,纹细白如玉,不起峰。佳者如卧牛、菡茴、蟠螭"。
(二)
灵璧石作为博大精深、气韵高古的观赏石瑰宝,其自然美学和文化内涵是多元化的,具体表现在形体、肌质、纹理、色泽、音韵等诸多方面。灵璧石体态多姿,富有变化,或"瘦、透、漏、皱",或"圆、蕴、雄、稳",大者高达十余米重数百吨,一石成景,峥嵘窈缈;中者可度尺寸大小,或作园林点缀,或为厅堂清供;小者径不盈尺,可作手头把玩,米元章以八寸之灵璧石研换得甘露寺旁一晋唐古宅,传为千秋佳话。灵璧石根据形象,又分为具象(象形)石和抽象石两大类。具象石即自然石体肖形状物,妙造天成,或如人物鸟兽,或如山水鱼虫等等。抽象石,即似是非是,朦胧恍惚,但其中潜在着迷人魅力。
"坚"是供石审美要素之一。灵璧石硬度一般在莫氏5-6度之间,保存性能高于他石,其肌理缜密,质素纯净,坚韧结实,具有分量感和温润感,其坚贞为供石之最,历来为赏石家著书称颂。沈钧儒先生有诗:"吾生尤爱石,谓是取其坚"。灵璧石纹理丰富耐读,常见的有胡桃纹、密枣纹、蛛网纹、峰房纹、龟盖纹、指斗纹、柳枝纹、叠层纹、树皮裂、乱斧痕、弹子窝、蘑菇头、鲨鱼皮、珍珠纹等。也有的石肤圆润细腻、滑如凝脂者,入手把玩,怡心满怀。灵璧石以青黑居多,近年随着新石种的出现,也不乏色彩斑斓、光怪陆离者,红如朝霞,绿如春茵,白如霁雪,黄如冷金,色彩随景就势,相得成趣,常有出人意料的佳品。音韵美乃灵璧石****的特点,一块石头可发出多种美妙清越之音。唐人李勋诗云:"出水见贞质,在悬含玉音。"唐褚载诗:磨看粹色何殊玉,敲有奇声何异金。"
(三)
随着赏石热的升温,石磬山阴所产青黑色奇形"灵璧石"越来越少,石人们便向四周山下寻觅,近年也发现了不少极具观赏性的美石,因其产于灵璧境内,世人亦统称其为"灵璧石",这样"灵璧石"的外延便扩大了。目前,灵璧境内美石可分为六大类。一是磬石类(专指历史上称的狭义"灵璧石"),石色青黑可为"八音",玲珑剔透,形态各易。二是龙鳞石类,俗称皖螺石,有红、灰、黄等种,石身有凹凸鳞状,规律排列无数条龙身形状。三是五彩灵璧石类,该石色彩鲜艳,有红、黄、褐等色,透润似玉,有声者特佳。四是透花石类,黑灰石底上生有动植物、山川、脸谱、文字、图画等图案,古相典雅。五是白灵璧石类,或一块纯白如玉,或在其他底色石上镶有白色如玉石头,此类原石很少,多是人为造型。六是龟纹石类,该石石质青黑坚硬,石肤有凹凸不平线条绘成的纹理,该石主要产于白马山下,现已近绝迹。
灵璧石美伦美奂,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?抚去神秘传说,较科学解释为,在距今8亿年前的震旦纪,灵璧是一片浅海。这里阳光充裕,生活着大量的浮游生物----藻类。浮游生物死亡后与海水中碳酸盐一起沉淀下来,由于地壳运动被深埋于地下,在地球内部温度、压力作用下固结成岩。混杂于其中的藻类由于成份的不同,就形成了各种色彩的花纹、图案。经过数亿年的地壳构造运动、风化和蚀变作用,岩层发生褶皱断裂,加之亿万年的雨水冲刷,使灵璧石形成了瘦、皱、漏、透等美学特点。科研机构对灵璧石化学成分分析,发现石内所含物质对人身体有益无害,长时把玩手摸可保健祛病,延年益寿。
(四)
20世纪80年代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,随着经济的发展、政治的安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,"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",人们玩赏灵璧石、收藏灵璧石、吟诵灵璧石活动日渐多起来,其主产地渔沟镇有大小奇石经营户300多家,灵璧县亦建成奇石交易市场3个,奇石展销馆500多家,从业人员约2万人,每年采掘量在10万吨以上,年交易额近亿元,这为灵璧石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。
经过自由挖掘、自发玩赏、交易阶段,市委、市政府及灵璧县委、县政府已意识到无序开发不利于灵璧石资源保护,不利于体现灵璧石价值,不利于灵璧石文化脉络延续,出台了《灵璧石保护办法》,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"灵璧石文化节",以推动石文化与经济进一步融合。为促进灵璧石文化经济进一步发展,目前,在灵城建设了全国建筑面积****、档次****的灵璧石大市场,在渔沟镇建设了国际灵璧石交际中心和千亩万块灵璧石林。灵璧石博物馆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。目前宿州及灵璧已初步形成东南亚地区****的灵璧石经销集散地,年经营额数亿元。
"花若解笑还多事,石不能言最可人"。坚信灵璧石这美伦美奂、至雅至珍的人间瑰宝,必将发扬光大争宠世人,集众美于一身的现代灵璧石必将奏响新时代新文化的新乐章。 (梁超、杨存良)
|